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4年12月25日 08:53
馮友蘭
我在《新原人》一書中曾說,人與其他動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時,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覺地在做。正是這種覺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對于他有了意義。他做各種事,有各種意義,各種意義合成一個整體,就構成他的人生境界。如此構成各人的人生境界,這是我的說法。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覺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對于他們也就各有不同的意義。每個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與其他任何個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若是不管這些個人的差異,我們可以把各種不同的人生境界劃分為四個等級。從最低的說起,它們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個人做事,可能只是順著他的本能或其社會的風俗習慣。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樣,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無覺解,或不甚覺解。這樣,他所做的事,對于他就沒有意義,或很少意義。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說的自然境界。
一個人可能意識到他自己,為自己而做各種事。這并不意味著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動機則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種事,對于他,有功利的意義。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說的功利境界。
還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會的存在,他是社會的一員。這個社會是一個整體,他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有這種覺解,他就為社會的利益做各種事,或如儒家所說,他做事是為了“正其義不謀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嚴格的道德意義的道德行為。他所做的各種事都有道德的意義。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說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個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會整體之上,還有一個更大的整體,即宇宙。他不僅是社會的一員,同時還是宇宙的一員。他是社會組織的公民,同時還是孟子所說的“天民”。有這種覺解,他就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種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義,自覺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這種覺解為他構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說的天地境界。
這四種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現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應該成為的人。前兩者是自然的產物,后兩者是精神的創(chuàng)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們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幾乎不需要覺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較多的覺解;天地境界則需要最多的覺解。道德境界有道德價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價值。
照中國哲學的傳統(tǒng),哲學的任務是幫助人達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別是達到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學境界,因為只有通過哲學,獲得對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達到天地境界。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學的產物。道德認為,并不單純是遵循道德律的行為;有道德的人也不單純是養(yǎng)成某些道德習慣的人。他行動和生活,都必須覺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學的任務正是給予他這種覺解。
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賢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哲學教人以怎樣成為圣人的方法。我在第一章中指出,成為圣人就是達到人作為人的最高成就。這是哲學的崇高任務。
中國哲學總是傾向于強調,為了成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跡,也不需要表演奇跡。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覺解,他所做的事對于他就有不同的意義。換句話說,他是在覺悟狀態(tài)做他所做的事,別人是在無明狀態(tài)做他們所做的事。禪宗有人說,覺字乃萬妙之源。由覺產生的意義,構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所以中國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國的哲學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隨著未來的科學進步,我相信,宗教及其教條和迷信,必將讓位于科學;可是人的對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將由未來的哲學來滿足。未來的哲學很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在這方面,中國哲學可能有所貢獻。
(有刪節(jié))
下列對“人生境界”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人生境界是人們所做的各種事對他自己所具有的各種意義的合成整體。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個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與其他任何個人的完全不相同。
如果忽略個人差異,各種不同的人生境界可以由低到高劃分為四個等級。
做相同的事,人們的人生境界可能不同;做不同的事,人們的人生境界可能相同。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處在自然境界的人,是自然的產物,他們只是憑著本能做事,且做的事對他們沒有任何意義,如小孩和原始人。
處在功利境界的人,他們做事的準則便是利己主義,是人很容易就能成為的人,但他們并不必然是不道德的人。
處在道德境界的人,他們眼界開闊,了解到社會的存在,為社會的利益做各種事,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人。
處在天地境界的人,為宇宙的利益做各種事,他們在社會上很少見,如各國的宇航員,研究宇宙天體的高端科學家等。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tǒng),哲學的任務是提升人們的覺解能力,達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成為人應該成為的人。
為了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人們不一定非要做轟轟烈烈的大事,只需要高度覺解自己做的平常小事即可。
禪宗有人說,覺字乃萬妙之源,馮友蘭也認為,在人生過程中,覺解的有無與程度的高低決定著你的人生是否有意義,你的價值的大小。
中國的哲學是既入世而出世的,所以中國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將來中國哲學可能對世界做出重要貢獻。
答案:
(應該是“與其他任何個人的都不完全相同”)
B (A項應是“憑著他的本能或其社會的風俗習慣”“沒有任何意義或很少意義”,C項應是“可能了解社會的存在”,D項應是“研究宇宙的人不一定就是有天地境界的人”)
(強加因果,“所以”前后不能構成因果關系)
人生的境界閱讀理解答相關
現代人生的最高境界閱讀理解答案
現代人生的最高境界
王純
①現代社會,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復雜。有人說:一部高檔手機,70%的功能是沒用的;一款高檔轎車,70%的速度是多余的;一幢豪華別墅,70%的面積是空閑的;一屋子衣物用品,70%是閑置沒用的……可是,我們大部分人都在為多余的70%奔忙。我們需要的僅僅是30%,卻在名利熙攘的現實中為了那多余的70%耗費了自己太多的精力。
②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么?不在于你獲得了多少,而在于你的內心是否有滿足感和幸福感。過一種寧靜簡單、舒適自在的生活,讓心靈獲得愉悅,才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③生活越簡單,離這樣的境界越近。
④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晚年號“六一居士”。他所謂“六一”是:“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宦海沉浮,看透了人間冷暖之后,歐陽修深切體會到人需要返璞歸真,回到最簡單的狀態(tài)。物質越是簡單,精神世界越是豐盈遼闊。這樣的狀態(tài),是人生的最佳狀態(tài),刪繁就簡,摒棄了所有負累,只剩下簡單。這樣的人生就如同一幅寫意山水畫,寥寥幾筆,境界全出,韻味無窮。
⑤美國作家、哲學家梭羅,是19世紀非常有世界影響力的人物。梭羅為了自己的信仰,28歲時來到瓦爾登湖畔,建了一個小木屋,并居住了下來。他在那里住了兩年,過著勞動與學習的生活,并在此后根據自己在瓦爾登湖的生活觀察與思考,整理并發(fā)表了兩本著作。隱居瓦爾登湖期間,梭羅在湖水、森林、月光、鳥鳴的世界里,靜靜地思索著人類應該有的生存狀態(tài)。他說:“多余的財富只能換取奢靡的生活,而心靈的必需品是無需用錢購買的?!彼珜б环N簡樸的生活方式,隱居期間,一張床,一張木桌,三只凳子,就是他的全部財富。后來,梭羅結束了離群索居的生活,回到原來的村落,仍然保持著自己簡樸的生活風格。梭羅詩意地棲居在這個世界上,因為生活簡單,所以才能夠騰出時間來深入生命,品味人生。
⑥美國著名作家斯蒂芬·金在寫作的時候,只需要一張小桌子、一盞臺燈、一些稿紙或者一臺電腦,別的都不需要了。這種“小桌子理論”讓他很受益,因為簡單,他靈感不斷,文思泉涌。有一段時間,他嘗試換了一張大桌子,還是胡桃木材質的,可是在這張桌子上,他的注意力被桌子上的小玩意吸引,靈感也跑掉了,只好放棄。因為簡單,所以不會被迷惑,更能專注自己的心靈世界。
⑦簡單,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不論在哪個國度,不論哪個年代,都可以過一種物質簡單、心靈富有的生活。我支教的學校有一位五十多歲的'教師。他在山區(qū)教學,一呆就是三十年。他說:“我擁有一座青山、一間教室、一群孩子,足夠了?!毕﹃栁飨拢刻於紩趯W校門口送孩子們回家。大山掩映下的暮色分外迷人,孩子們同他招手,他和孩子們構成一幅最美的畫——簡潔,樸素,沉靜,讓人難忘。
⑧簡單,拋棄了無謂的枷鎖和負累,提升了生命的質量和意義。簡單,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1、請簡述本文的論證思路。
2、第③段中加點的“這樣”指什么?
3、請仿照下面對第④段論據的概括,概括第⑤段的事實論據。
第④段: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晚年號“六一居士”,看透了人間冷暖,回到最簡單的狀態(tài),精神世界變得豐盈遼闊。
4、第⑥段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何表達效果?
附參考答案:
1、開篇由“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復雜”談起,引出本文論述的話題;接著列舉歐陽修、梭羅、斯蒂芬·金、老老師的融合,證明“簡單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的觀點;最后總結全文,再次強調中心論點。
2、過一種寧靜簡單、舒適自在的生活,讓心靈獲得愉悅。
3、示例:美國作家哲學家梭羅,在瓦爾登湖畔住了兩年,過著勞動與學習的生活,后來仍然保持著簡樸的生活風格,能夠騰出時間來深入生命、品味人生。
4、舉例論證、對比認證;舉斯蒂芬·金在不同桌子上寫作的事例,具體鮮明地論證了“因為簡單,所以不會被迷惑,更能專注自己的心靈世界?!钡挠^點。
《在敬業(yè)中提升人生境界》閱讀理解答案
總有這樣一些人讓我們動容:四川省涼山山區(qū)郵遞員王順友,24年跋涉26萬公里,沒有丟失過一份郵件;航空發(fā)動機專家吳大觀,以對航空事業(yè)幾十年如一日的熱愛,88歲高齡才離開科研一線;中信重工能源公司經理、黨委書記楊奎烈,在醫(yī)生已經下了“死亡判決書”后,還將在病床上口述的《關于能源供應的變化及應對措施》一文作為“遺產”留給企業(yè)……
上述幾個事例,內容不盡相同,但都生動展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個基本內涵――敬業(yè)。他們用敬業(yè)樂業(yè)的精神,書寫了一個個大寫的自我。他們都在服務社會、助人為樂、愛崗敬業(yè)中提升人生境界。
對國家和民族而言,敬業(yè)是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精神支撐。敬業(yè)體現為“畏而不敢怠慢”,將“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在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的精氣體現在所從事的職業(yè)和事業(yè)中。敬業(yè)不僅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重要內容,也為各個民族所珍視。無論時代發(fā)生怎樣的變化,社會發(fā)展永遠需要敬業(yè)精神,敬業(yè)精神永遠熠熠生輝。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大力倡導敬業(yè)精神。
對個體而言,敬業(yè)是“成為更好的自己”的修為方式。我國近代思想家梁啟超說:“敬業(yè)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痹诂F實生活中也可以體會到:當我們以虔誠恭敬的態(tài)度對待工作、對待事業(yè)時,就能夠在精益求精中體驗到內心的充實和精神的愉悅。這樣來看,敬業(yè)就不是約束人的.“規(guī)矩”,而是激勵人的理念,需要每個勞動者、每個行業(yè)以至全社會共同遵守。
世界上一切幸福生活、美好未來,都從勞動中來,從奮斗中來。敬業(yè)正是勞動、奮斗的具體體現,是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美好未來的不二法門。唯有敬業(yè),我們才能成事成功,才能實現人生價值,提升人生境界。
(選文略有刪改)
18.選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分)
19.選文開頭列舉三個人物的敬業(yè)事跡有什么好處?(3分)
20.選文中畫線句子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1.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敬業(yè)”的正面事例,請舉出一例,充當本文的事實論據。(2分)
【參考答案】
18.我們要在敬業(yè)中提升人生境界。(或“唯有敬業(yè),我們才能成事成功,才能實現人生價值、提升人生境界。“)(2分)
19.開頭列舉三個人物的敬業(yè)事跡,引出下文的論述內容(論題),(1分)吸引讀者閱讀興趣,(1分)充當本文的事實論據,論證中心論點。(1分)(3分)
20.道理論證。(1分)引用梁啟超的話,權威有力地論證了敬業(yè)是“成為更好的自己”的修為方式。(1分)進而論證了中心論點,使論證更有說服力。(1分)(共3分)
21.示例(1):鄧稼先用28年時間戈壁灘,鞠躬盡瘁,艱苦攻關,領導許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地設計了中國的原子彈和氫彈,把中華民族國防自衛(wèi)武器引導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示例(2):年輕的信客終年奔波,任勞任怨,不畏艱辛,長途跋涉,把信物及時送達目的地。(2分)
人生的四種境界閱讀答案
按照人的自我發(fā)展歷程、實現人生價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為四個層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審美境界。
最低境界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這種境界中只知道滿足個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稱之。當人有了自我意識以后,生活于越越高級的境界時,此種最低境界仍潛存于人生之中?,F實中,也許沒有一個成人的精神境界會低級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絲毫沒有一點高級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導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級”的人。
第二種境界為“求知境界”。在這一境界,自我作為主體,有了進一步認知作為客體之物的規(guī)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識,掌握了規(guī)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僅從心理學和自我發(fā)展的時間進程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從哲學與人生價值、自由之實現的角度看,也顯然比欲求境界高一個層次。
第三種境界為“道德境界”。他(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現幾乎是同時發(fā)生,也許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對的意義。但從現實人生意義與價值的角度和實現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則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發(fā)展到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責任感和義務感,這也意味著他有了自我選擇、自我決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運的主人,而不是聽憑命運擺布的小卒。但個人的道德意識也有一個由淺入深的發(fā)展過程:當獨立的個體性自我尚未從所屬群體的“我們”中顯現出之時,其道德意識從“我們”出發(fā),推及“我們”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審美境界”。這是因為此時審美意識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認識關系,它把對象融入自我之中,而達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審美意識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實踐關系。這樣,審美境界即超越了認識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應該”的限制,而成為超然于現實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現實的人生中,這四種境界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很難想象一個人只有其中一種境界而不摻雜其他境界,只不過現實的人,往往以某一種境界占主導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們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區(qū)分出某人是低級境界、低級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級境界、高級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導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審美境界占主導地位的真正詩人、真正的藝術家……
(節(jié)選自2009年12月31日《光明日報》,有刪改)
14.關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他存在于人的自我發(fā)展歷程中,體現著實現人生價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
B.它由四個層次組成,從幼年到成年,人的每一個時期都要經歷這四個層次。
C.現實的人生中,它是一個整體,是由從低到高的四種境界錯綜復雜的交織在一起的。
D.每個人的人生境界表現錯綜復雜,不同層次的人生境界分別主導著人生的不同階段。
15.對于“求知境界”與“道德境界”關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著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現得晚。
B.達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備了知識,掌握了規(guī)律,為“道德境界”的產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
C.責任感與義務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D.“求知境界”雖也把“自我”作為主體,但這個“自我”卻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
1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這種境界是任何一個具有高級境界的人所極力排斥的。
B.“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僅滿足于個人生存所必須的最低欲望,而對規(guī)律與秩序有了認知的要求。
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關注自我,而已經有意識地把“我們”作為自我選擇、決定時的中心了。
D.“審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棄其他三種境界。
參考答案
14.A(B項人生境界是按照人的自我發(fā)展歷程、實現人生價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劃分的,不是以年齡段劃分的,“從幼年到成年,人的每一個時期都要經歷這四個層次”錯;C項文中說:“在現實的人生中,這四種境界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币虼耍笆怯伤姆N境界錯綜復雜的交織在一起的”的說法是正確的。由文中的“道德境界”“和求知境界的出現幾乎是同時發(fā)生,也許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對的意義”一句話可以判斷“由低到高”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D項“不同層次的人生境界分別主導著人生的不同階段”的說法是錯誤的,“不同層次的人生境界”和“人生的不同階段”兩者之間沒有必然聯(lián)系)
15.B(“道德境界”“和求知境界的出現幾乎是同時發(fā)生”,因此“求知境界”為“道德境界”的產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是錯誤的,文中也沒有相應的說法)
16.B(A項“這種境界是任何一個具有高級境界的人所極力排斥的”錯,文中說“在現實的人生中,這四種境界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C項“‘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關注自我”錯,文中說這一境界“把自己看作是命運的主人,而不是聽憑命運擺布的小卒”,這就是關注自我。D項到了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棄其他三種境界?!霸诂F實的人生中,這四種境界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只不過現實的人,往往以某一種境界占主導地位,其他次之”)
【微語】每時每刻我們都在選擇,有人選擇財富,有人選擇幸福,只要不選擇后悔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