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4年12月27日 04:48
蟬
朝代:唐代
作者:虞世南
原文: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蟬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隱
原文: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蟬
朝代:唐代
作者:張喬
原文:
先秋蟬一悲,長是客行時。曾感去年者,又鳴何處枝。
細聽殘韻在,回望舊聲遲。斷續(xù)誰家樹,涼風送別離。
蟬
朝代:唐代
作者:陸龜蒙
原文:
只憑風作使,全仰柳為都。一腹清何甚,雙翎薄更無。
伴貂金換酒,并雀畫成圖??质乔旰?,偏令落日呼。
蟬
朝代:唐代
作者:羅隱
原文:
天地工夫一不遺,與君聲調(diào)借君緌.風棲露飽今如此,應忘當年滓濁時。
蟬 唐 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
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
《蟬》是唐代詩人虞世南的作品,是一首托物寓意的小詩,也是唐人詠蟬詩中時代最早的一首,作者通過對蟬青翠叫聲的描述,繼而表達了作者潔身自好的高尚情操。
蟬 唐 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蟬》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律。此詩先是描寫蟬的境遇,后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來,直抒胸臆,感情強烈,最后卻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蟬身上,首尾圓融,意脈連貫。全詩以蟬起,以蟬結(jié),章法緊密,對蟬的刻畫與詩人的情意婉轉(zhuǎn)表達到了渾然交融與統(tǒng)一,是托物詠懷的佳作。詩人借蟬棲高飲露的個性來表現(xiàn)自己高潔的品格,可謂借物詠懷的典型。
早蟬 唐 白居易
六月初七日,江頭蟬始鳴。
石楠深葉里,薄暮兩三聲。
一催衰鬢色,再動故園情。
西風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憶昔在東掖,宮槐花下聽。
今朝無限思,云樹繞湓城。
晚蟬 唐 盧殷
深藏高柳背斜暉,能軫孤愁減昔圍。
猶畏旅人頭不白,再三移樹帶聲飛。
蟬聲響亮而高遠,古往今來,那“知了,知了”的鳴唱,曾使情感豐富而細膩的詩人們寫下了諸多優(yōu)美動人的詩篇。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玄鳥,即燕子)(《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鳴蟬厲寒音,時菊耀秋華”(潘岳《河陽縣作二首) “ 哀蟬無留響,叢雁鳴云霄。”(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園柳吟涼久,嘶蟬應序驚”(隋 王由禮《賦得高柳鳴蟬》) “造化生微物,常能應候鳴”(唐 許裳《聞蟬》) “高蟬多遠韻,茂樹有余音”(宋 朱熹《南安道中 》) “流音繞叢藿,余響徹高軒”(南朝 蕭子范《后堂聽蟬》) “清吟曉露葉,愁噪夕陽枝。
忽爾弦斷絕,俄聞管參差” (唐 劉禹錫《酬令孤相公新蟬見寄》)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泉溜潛幽咽,琴鳴乍往還。長風剪不斷,還在樹枝間?!?/p>
(唐 盧仝《新蟬》)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保ㄋ?辛棄疾《西江月·月夜行黃沙道中》) “得飲玄天露,何辭高柳寒”(南朝陳·劉刪《詠蟬詩》) “飲露身何潔,吟風韻更長”(唐·戴叔倫《畫蟬》) “聽秋蟬,秋蟬非一處。
細柳高飛夕,長楊明月曙;歷亂起秋聲,參差攪人慮。單吟如轉(zhuǎn)簫,群噪學調(diào)笙;風飄流曼響,多含斷絕聲。
……” “聽鳴蟬,此聽悲無極。群嘶玉樹里,回噪金門側(cè);長風送晚聲,清露供朝食。
晚風朝露實多宜,秋日高鳴獨見知。輕身蔽數(shù)葉,哀鳴抱一枝。
……”(隋 盧思道 《和陽納言聽鳴蟬篇》) (2)蟬本無知,然許多詩人卻聞蟬而愁,只因為詩人自己心中有愁,“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國維《人間詞話》)。正如 宋代詩人楊萬里所說:“蟬聲無一添煩惱,自是愁人在斷腸”(《聽蟬》)。
唐 司空曙“今朝蟬忽鳴,遷客若為情?便覺一年老,能令萬感生”(《新蟬》);唐 白居易 :“一聞愁意結(jié),再聽鄉(xiāng)心起。渭上新蟬聲,先聽渾相似。
衡門有誰聽?日暮槐花里”(《早蟬》);唐 劉禹錫 :“蟬聲未發(fā)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涼耳,如聞斷續(xù)弦”(《答白刑部聞新蟬》);唐 孟浩然:“日夕涼風至,聞蟬但益悲”(《秦中寄遠上人》),唐 元?。骸凹t樹蟬聲滿夕陽,白頭相送悲相傷”(《送盧詩》)。
唐 雍裕之:“一聲清溽暑,幾處促流身。志士心偏苦,初聞獨泫然”(《早蟬》);五代楚 劉昭禹:“莫侵殘日噪,正在異鄉(xiāng)聽”(《聞蟬》);唐 盧殷:“深藏高柳背斜暉,能軫孤愁感昔圍。
猶畏旅人頭不白,再三移樹帶聲飛”(《晚蟬》);唐 姚合:“秋來吟更苦,半咽半隨風”(《聞蟬寄賈島》);宋 柳永:“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保ā队炅剽彙罚凰?劉克莊“何必雍門彈一曲,蟬聲極意說凄涼” 《三月二十五日飲方校書園》。
(3)古人誤卻以為蟬是靠餐風飲露為生的,故把蟬視為高潔的象征,并詠之頌之,或借此來寄托理想抱負,或以之暗喻自己坎坷不幸的身世。首先應該提到的當然是被稱為唐代詠蟬詩之“三絕”:垂委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虞世南《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樫e王《在獄詠蟬》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钌屉[《蟬》三首詩都是唐代借詠蟬以寄意的名作,但旨趣迥異,各臻其妙。
清人施補華《峴傭說詩》對此之評論可謂一語中的:“同一詠蟬,虞世南‘居高聲自遠,端不借秋風’,是清華人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人語;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語。比興不同如此?!?/p>
附:駱賓王《在獄詠蟬》詩小序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曹廳事也,有古槐數(shù)株焉。雖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枯樹;而聽訟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
每至夕照低陰,秋蟬疏引,發(fā)聲幽息,有切嘗聞。豈人心異于曩時,將蟲響悲乎前聽?嗟乎,聲以動容,德以象賢。
故潔其身也,稟君子達人之高行;蛻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靈姿。候時而來,順陰陽之數(shù);應節(jié)為變,審藏用之機。
有目斯開,不以道昏而昧其視;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喬樹之微風,韻姿天縱;飲高秋之墜露,清畏人知。
仆失路艱虞,遭時徽纆。不哀傷而自怨,未搖落而先衰。
聞蟪蛄之流聲,悟平反之已奏;見螳螂之抱影,怯危機之未安。感而綴詩,貽諸知己。
庶情沿物應,哀弱羽之飄零;道寄人知,憫余聲之寂寞。非謂文墨,取代幽憂云爾。
(4)與詠燕詩不同,詠蟬詩中也有譏諷蟬之污濁者。代表之作當屬唐末詩人陸龜蒙和羅隱的《蟬》詩。
陸龜蒙:“只憑風作使,全仰柳為都。一腹清何甚,雙翎薄更無?!?/p>
羅隱:“大地工夫一為遺,與君聲調(diào)偕君綏。風棲露飽今如此,應忘當年滓濁時?!?/p>
在陸之筆下,蟬是卑鄙無能之輩;而羅之筆下,蟬則是趨炎附勢之徒。兩詩借蟬言志,旨在諷刺批判唐末的社會腐敗、官場昏暗。
(5)其余如:唐人雍陶的“高樹蟬聲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何時各得身無事,每到聞時似不聞”(《蟬》)、清人朱受新的“抱葉隱深林,乘時慧慧吟。
如何忘遠舉,飲露已清心”(《詠蟬》),也。
蟬 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蟬 虞世南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早蟬 白居易
月出先照山,風生先動水。
亦如早蟬聲,先入閑人耳。
一聞愁意結(jié),再聽鄉(xiāng)心起。
渭上村蟬聲,先聽渾相似。
衡門有誰聽?日暮槐花里。
聞新蟬贈劉二十八 白居易 蟬發(fā)一聲時,槐花帶兩枝。
只應催我老,兼遣報君知。
白發(fā)生頭速,青云入手遲。
無過一杯酒,相勸數(shù)開眉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靜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玄鳥,即燕子)(《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鳴蟬厲寒音,時菊耀秋華”(潘岳《河陽縣作二首) “ 哀蟬無留響,叢雁鳴云霄.”(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園柳吟涼久,嘶蟬應序驚”(隋 王由禮《賦得高柳鳴蟬》) “造化生微物,常能應候鳴”(唐 許裳《聞蟬》) “高蟬多遠韻,茂樹有余音”(宋 朱熹《南安道中 》) “流音繞叢藿,余響徹高軒”(南朝 蕭子范《后堂聽蟬》) “清吟曉露葉,愁噪夕陽枝.忽爾弦斷絕,俄聞管參差” (唐 劉禹錫《酬令孤相公新蟬見寄》)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泉溜潛幽咽,琴鳴乍往還.長風剪不斷,還在樹枝間.”(唐 盧仝《新蟬》)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宋 辛棄疾《西江月·月夜行黃沙道中》) “得飲玄天露,何辭高柳寒”(南朝陳·劉刪《詠蟬詩》) “飲露身何潔,吟風韻更長”(唐·戴叔倫《畫蟬》)。
《詠蟬 / 在獄詠蟬》
唐代: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作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浣溪沙·湖上西風急暮蟬》
宋代:晏殊
湖上西風急暮蟬。夜來清露濕紅蓮。少留歸騎促歌筵。
為別莫辭金盞酒。入朝須近玉爐煙。不知重會是何年。
《臨江仙·暮蟬聲盡落斜陽》
唐代:毛文錫
暮蟬聲盡落斜陽,銀蟾影掛瀟湘。
黃陵廟側(cè)水茫茫。楚山紅樹,煙雨隔高唐。
岸泊漁燈風飐碎,白蘋遠散濃香。
靈娥鼓瑟韻清商。朱弦凄切,云散碧天長。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代: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霜月》
唐代:李商隱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所見》
清代: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