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啦 詩詞學習 > 詩詞大全

孔子刪詩前詩經(jīng)原有

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4年12月26日 04:31

1. 詩經(jīng)被稱為“經(jīng)”是在什么時代

詩經(jīng)被稱為“經(jīng)”是在西漢時代?西漢時期司馬遷最早提出“孔子刪詩說”。

具體來說:

1、在各家看法中,大致認為《詩》被稱為《詩經(jīng)》是從西漢開始的。漢武帝時“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shù)”,儒家的地位得到空前提升,被認為是孔子編修過的《詩》就成了儒家經(jīng)典,所以稱為《詩經(jīng)》,確切是那一個人開始稱呼,暫無考證。

2、“刪詩說”最初出于司馬遷,后來班固、鄭玄都支持這個說法。到了唐代的孔穎達編寫《毛詩正義》,為鄭玄的《詩譜》作疏,才開始提出不同的看法。但是孔穎達只是說孔子不會刪去這樣多的詩,倒沒有公開否認孔子的“刪詩”。后來支持“刪詩說”的著名人物有歐陽修、程灝、王應麟、馬端臨、顧炎武、趙坦、王崧等人;反對“刪詩說”的陣營要大一些,有鄭樵、朱熹、呂祖謙、葉適、朱彝尊、王士禎、趙翼、崔述、魏源方玉潤等?,F(xiàn)代的主要反對者是梁啟超、胡適、顧頡剛、錢玄同等。當代的《詩經(jīng)》學者基本上不同意孔子“刪詩”的說法。

備注:但是孔子編訂《詩經(jīng)》這種說法也值得懷疑,《史記·孔子世家》說,詩原來有三千多篇,經(jīng)過孔子的刪選,成為后世所見的三百余篇的定本。這一記載遭到普遍的懷疑。一則先秦文獻所引用的詩句,大體都在現(xiàn)存《詩經(jīng)》的范圍內(nèi),這以外的所謂“逸詩”,數(shù)量極少,如果孔子以前還有三千多首詩,照理不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再則在《論語》中,孔子已經(jīng)反復提到“《詩》三百”(《為政》、《子路)等篇),證明孔子所見到的《詩》,已經(jīng)是三百余篇的本子,同現(xiàn)在見到的樣子差不多。要之,《詩經(jīng)》的編定,當在孔子出生以前,約公元前六世紀左右。只是孔子確實也對《詩經(jīng)》下過很大功夫?!墩撜Z》記孔子說:“吾自衛(wèi)返魯,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前面引《史記》的文字,也說了同樣的意思。這表明,在孔子的時代,《詩經(jīng)》的音樂已發(fā)生散失錯亂的現(xiàn)象,孔子對此作了改定工作,使之合于古樂的原狀。他還用《詩經(jīng)》教育學生,經(jīng)常同他們討論關(guān)于《詩經(jīng)》的問題,并加以演奏歌舞(見《論語》和《墨子·非儒》)。這些,都說明孔子編修這種說法值得懷疑,但是孔子的做法對《詩經(jīng)》的流傳都起了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2. 史記說詩經(jīng)原有3000篇孔子十之取一

孔子刪詩說?!妒酚洝た鬃邮兰摇份d:“古者詩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禮義……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碧拼追f達、宋代朱熹、明代朱彝尊、清代魏源等對此說均持懷疑態(tài)度?!对娊?jīng)》大約成書于公元前6世紀,此時孔子尚未出生;公元前544年吳公子季札至魯國觀樂,魯樂工為他所奏的風詩次序與今本《詩經(jīng)》基本相同,說明那時已有了一部《詩》,此時孔子年僅 8 歲。因此近代學者一般認為刪詩說不可信。但根據(jù)《論語》中孔子所說:“吾自衛(wèi)返魯,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可知孔子確曾為《詩》正過樂。只不過至春秋后期新聲興起,古樂失傳,《詩三百》便只有歌詩流傳下來,成為今之所見的詩歌總集。

所以說3000篇的說法不一定正確,但是流傳下來的確實只有《詩經(jīng)》收錄的305篇。其余未收錄的均已失傳。

希望以后考古能挖出本竹簡記錄有失傳的詩篇吧。

3. 孔子為什么要刪詩經(jīng)

孔子刪詩說是關(guān)于《詩經(jīng)》的編輯的一種重要的說法。

這種說法影響很大,但是教材認為已經(jīng)有很多有力的論據(jù)證明孔子雖然對《詩經(jīng)》的完善、傳播和保存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他未曾刪詩。《詩經(jīng)》的最后刪選編訂者應該是周朝的樂官。

“刪詩”指的是春秋時期,詩歌是很多的,據(jù)司馬遷說有3000多篇,后來孔子十取其一,整理成集,就剩下了305篇?!皠h詩”問題是《詩經(jīng)》學史上的一大公案。

唐代以前沒有什么爭論,但是,從唐代一直到清代大致上爭論了1000多年,直到近當代,大家才基本上有了比較一致的看法,認為孔子的“刪詩”不能夠成立?!皠h詩說”最初出于司馬遷,后來班固、鄭玄都支持這個說法。

到了唐代的孔穎達編寫《毛詩正義》,為鄭玄的《詩譜》作疏,才開始提出不同的看法。但是孔穎達只是說孔子不會刪去這樣多的詩,倒沒有公開否認孔子的“刪詩”。

后來支持“刪詩說”的著名人物有歐陽修、程灝、王應麟、馬端臨、顧炎武、趙坦、王崧等人;反對“刪詩說”的陣營要大一些,有鄭樵、朱熹、呂祖謙、葉適、朱彝尊、王士禎、趙翼、崔述、魏源方玉潤等。現(xiàn)代的主要反對者是梁啟超、胡適、顧頡剛、錢玄同等。

當代的《詩經(jīng)》學者基本上不同意孔子“刪詩”的說法。支持孔子“刪詩”說法的理由不外乎是:出于對《史記》的信賴和尊重;出于基本情勢判斷即,500年間不可能只有300首詩歌;出于《論語》中孔子談到的他對“詩”的處理。

回到上一個問題是,既然有著大規(guī)模的“采詩”行為,采集的詩歌一定是非常多的。反對“刪詩”說法的基本理由: 1、公元前544年季札觀樂,“詩”的總體面貌和今天的留存相仿佛,孔子時年約八、九歲,不可能“刪詩”(這一研究結(jié)果實際上出于鄭樵的提示)。

2、孔子談到的他對“詩”的處理是在“自衛(wèi)返魯”之后,而此前孔子談到“詩”時,也稱“詩三百”(方玉潤)。3、春秋時期,庠序之諷誦,列國士大夫之賦詩言志,典籍記載多出于今7a64e59b9ee7ad9431333332643930本《詩經(jīng)》,孔子不可能具有如此之影響(朱彝尊)。

4、《詩經(jīng)》中多有不合于孔子道德思想的詩篇(崔述)。這類的理由還有很多。

不過,今人還是采取了改良主義的態(tài)度,認為孔子對于《詩經(jīng)》有所貢獻。這表現(xiàn)在a、他在文字、方言和音樂方向上做過一些整理修訂的工作。

b、他將《詩經(jīng)》作為教材,對《詩經(jīng)》的保存和流傳有著很大的幫助。今天一般認為,《詩經(jīng)》是經(jīng)過刪汰整理然后匯編成集的,這表現(xiàn)在: 1、方言和音韻的統(tǒng)一。

2、四言字句上的統(tǒng)一。3、結(jié)構(gòu)形式的統(tǒng)一。

通常認為,整理者是當時的樂工或者樂官。

4. 孔子是否刪過《詩經(jīng)》

《詩經(jīng)》(也稱《詩》、《詩三百》)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在我國文學發(fā)展史上有其突出的地位。

但是,關(guān)于這樣一部偉大的著作,由于年代久遠,至今在許多方面依然眾說紛紜,無法作出定論??鬃邮欠駝h過《詩》就是一個懸案。

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人們對《詩》還沒有真正認識到它的文學價值,所以對它的作者、編定者、編著年代等問題,不大可能進行探討。直到漢代,司馬遷為了寫《史記》才對《詩經(jīng)》及孔子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孔子刪《詩》的觀點,這種觀點就一直延續(xù)到今天,并不斷得以補充、發(fā)展。

主張這種說法的理由主要有三點:第一,漢代距離春秋、戰(zhàn)國不遠,司馬遷所依據(jù)的材料自然比后人要多,也更加可靠。第二,古代大小國家有1800多個,一國獻一詩,也有1800多篇,可見古詩本來是很多的。

孔子從前人已收錄的3000多篇詩中選取305篇編為集子,作為教科書,是可能的。第三,對照書傳中所引可知《詩經(jīng)》中有全篇未錄的或錄有章句等情形,這種情況也與刪《詩》吻合。

最早對孔子“刪詩說”提出異議的是唐代的孔穎達。他在為“五經(jīng)”作疏時,發(fā)現(xiàn)司馬遷《史記》中的敘述與先秦典籍對《詩》運用情況不相符合。

于是,到宋代就形成了及時“刪詩說”之風。近代的顧頜剛、錢玄同、范文瀾等都基本上持這種觀點。

歸結(jié)起來,反對孔子刪《詩》說的主要理由是: 第一,《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記載吳公子季禮到魯國觀周樂,演奏十五國風和雅頌各部分,其中的編排順序與今天的《詩經(jīng)》大體相同,而據(jù)現(xiàn)存的資料看,孔子當時只有8歲,根本不可能刪《詩》,可見孔子之前就有和今天《詩經(jīng)》的編次、篇目基本相同的集子。第二,孔子自己只是說“正樂”,并沒有說刪《詩》。

再說孔子返魯“正樂”時已經(jīng)69歲,如果刪《詩》該在這個時候,為什么在這之前他一直是說“《詩》三百”呢?第三,《詩經(jīng)》中有不少“淫詩”,這些不符合孔子禮樂仁政思想的詩為什么沒有被刪掉?第四,先秦各種史籍所引的詩,大多數(shù)見于今天的《詩經(jīng)》,據(jù)王士偵《古詩選》、沈德潛《古詩源》所輯逸詩,不過50首。這說明《詩》在當時只有300篇,即使孔子刪詩,由于他在當時只是諸子中的一家,影響不是很大,更不可能影響到他以前的著作。

上述兩種觀點唇槍舌劍,論戰(zhàn)了1000多年,至今仍爭論不休??磥?,孔子是否刪過《詩》的確是一個難解的謎。

5. 《詩經(jīng)》是經(jīng)過孔子刪節(jié)編輯成書的嗎

三千年來,《詩經(jīng)》以它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詩歌總集,又以它是一部在思想感情上真正成熟的作品,而成為中國歷代文人信奉的文學經(jīng)典。

《詩經(jīng)》中的部分作品為《風》、《雅》、《頌》三大類。《風》也稱《國風》,包括周南、召南(南至江漢流域),邶、鄘、衛(wèi)、王(今洛陽地區(qū))、鄭、檜、齊、魏、唐(晉)、秦、幽、陳、曹等十五個地區(qū)和國家的詩。

《雅》分《大雅》、《小雅》,《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作品產(chǎn)生的地區(qū),分布在今黃河流域的陜西、山東、河南、河北和長江流域的湖北北部。

現(xiàn)在《詩經(jīng)》中有詩三百零五篇。據(jù)說這三百零五篇是孔子從三千余篇詩中編輯而成的。

漢代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古者《詩》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于禮儀,而成之。”即認為《詩經(jīng)》系孔子刪定。

自有此說后,許多學者認為除現(xiàn)存的《詩》三百零五篇外,其余詩都是孔子刪去的。但是,史記所書傳所載逸詩很多,按《詩譜》所記有使代二十代國君才取一詩者,可見刪詩不少;另外還有刪若干章、句、字的。

反對刪詩說者則認為孔子原無刪詩事,如朱彝尊說:王朝、諸侯都使用《詩》,古小學大學都學習《詩》,如果自己刪除一部分,誰會聽從呢? 還有一種折中的說法,認為孔子不一定刪過《詩經(jīng)》,但卻曾整理過詩經(jīng)。近人楊向奎認為,刪詩論者與反對者的論述有一個共同點,即都承認有逸詩存在。

有逸事說明原詩不止三百。既然不止三百,定篇時回有刪定者,雖然不一定是孔子,但孔子確曾整理過《詩經(jīng)》。

還有一種說法:孔子是整理過《詩經(jīng)》的,他自己說:“吾自衛(wèi)返魯,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論語·子罕》)可見在這之前,古典詩樂,《雅》、《頌》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混亂現(xiàn)象,所以才有他的整理。

但是,有的學者認為,孔子不僅沒有刪過《詩》,也沒有編訂過《詩》。持此論者認為:孔子所謂“樂正,雅、頌各得其所”,不是正詩之篇章,即所謂“正樂非正詩“。

都是從聲樂的角度評論鄭聲,而不是鄭詩??鬃臃呆斦龢分畷r,年已六十有九,而前此言詩,皆曰三百,足見詩并不是孔子刪的。

近人張西堂認為:孔子正岳以前,也只說“詩三百”,可知孔子并不曾做了“去其重”的編訂工作。因為就逸詩來看,逸詩尚不及十分之一,而且其文詞又多與三百篇不類,可見逸詩并非三百篇之逸,由此可以證明并不曾做了“起取重”的工作。

《史記·孔子世家》之說,詞意自相矛盾,必是后人有所竄亂,一參其意義、情勢,應是沒有疑問的。那么,根據(jù)《史記》之說,以為刪詩乃“去其重”,顯然是不可信的了。

他還指出:現(xiàn)在流傳的《詩經(jīng)》,本是當時樂師采集入樂的樂歌,在孔子時,它在合樂的過程中就已經(jīng)編訂流傳,不是孔子編訂的?!对娊?jīng)》里的作品都是合樂里的唱詞。

十五“國風”是民歌,它是民間的小調(diào)被之管弦,并在民間流傳。孔子所謂的“鄭聲淫”,“惡紫之奪朱,惡鄭聲之亂雅樂也。”

正是說明這小調(diào)與雅樂上雖然說:“鄭聲淫,放鄭聲?!痹娖蠀s又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p>

由此可見,孔子并沒有因為“鄭聲”不合他的口味而刪詩??鬃邮欠駝h過“詩”?中國科學院編的《中國文學史》關(guān)于這個問題的如下說法是可取的:《詩經(jīng)》以外的“逸詩”,往往是些零章斷句,又多偽托,遠不如《詩經(jīng)》里的作品重要。

這些作品積累到三百篇左右,編成一集,大約在紀元前六世紀中。周景王元年(公元前 544 年)吳季札到魯國觀樂(《左傳》襄公二十九年),魯國為季札所歌的詩,據(jù)《左傳》記載,分類名目,先后次第和今天《詩經(jīng)》差不多。

季札觀樂那年孔子才八歲。后來孔子提到這些詩的時候稱之為“詩三百”。

因此,可以推測在孔子出世的時候,已經(jīng)有了異步篇數(shù)和編排方法和今本《詩經(jīng)》大致相同的總集。

985大學 211大學 全國院校對比 專升本 美國留學 留求藝網(wǎng)

溫馨提示:
本文【孔子刪詩前詩經(jīng)原有】由作者教培參考提供。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培訓啦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若存在侵權(quán)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或作者進行刪除。
我們采用的作品包括內(nèi)容和圖片部分來源于網(wǎng)絡用戶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刪除。
內(nèi)容侵權(quán)、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Copyright @ 2024 培訓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quán)所有. 湘ICP備2022011548號 美國留學 留求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