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xùn)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5年01月14日 04:11
[三] (15分)
將軍向?qū)?,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
親賢臣,遠(yuǎn)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yuǎn)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諸葛亮《出師表》(節(jié)選)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韓愈《馬說》(節(jié)選)
15.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5分)
(1)性行淑均 淑: (2)悉以咨之 咨:
(3)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痛恨: (4)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且:
(5)食之不能盡其材 食:
16.翻譯下列句子。(4分)
(1)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
(2)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17.《出師表》選段中,諸葛亮總結(jié)后漢傾頹的原因是什么?由此提出了什么建議?(2分)
18.兩段選文在對待“人才”問題上,分別呈現(xiàn)怎樣的態(tài)度?請簡要概括。(4分)
《出師表》:諸葛亮
《馬說》:統(tǒng)治者
答案:
[三](15分)
15.(5分)(1)善 (2)詢問 (3)痛心遺憾 (4)尤,尚且 (5)通“飼”,喂(共5分。每小題1分)
16.(4分)(1)這些都是堅貞可靠、能夠以死報國的忠臣。
(2)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一石糧食。(共4分。每小題2分。意思對即可)
17.(2分)原因:親小人,遠(yuǎn)賢臣。建議:親賢遠(yuǎn)佞。(共2分。每問1分。意思對即可)
18.(4分)①積極舉薦,知人善任(或:重視人才、用人所長)。②埋沒、摧殘人才。(共4分。每問2分。意思對即可)
閱讀下面課內(nèi)文言文,完成各題
將軍向?qū)?,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親賢臣,遠(yuǎn)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yuǎn)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節(jié)選自《出師表》)
下列句中加線的“以”與“悉以咨之”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項是____
A、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三峽》)
B、皆以美于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D、不敢出一言以復(fù)(《送東陽馬生序》)
10、【答案】D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對文言虛詞“以”的.辨析能力。答題需要結(jié)合句子的意思來理解“以”的含義,然后總結(jié)歸納得出答案。
【解答】例句:句意為:都拿來跟他商討;以:拿,用。
A、句意為:即使騎上快馬,駕著風(fēng),也不像這樣快;以:認(rèn)為。
B、句意為:都認(rèn)為我比徐公美;以:認(rèn)為。
C、句意為:不因為外物的好壞而或喜或悲;以:因為。
D、句意為:不敢說一句話來辯解;以:拿,用。
故選:D。
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qū)?,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
親賢臣,遠(yuǎn)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yuǎn)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dá)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jǐn)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dāng)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fù)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zé)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dāng)遠(yuǎn)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1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②以光先帝遺德 ( )
③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 ④悉以咨之( )
1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①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今當(dāng)遠(yuǎn)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19、古之賢者善于以史為鑒,察治國家興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顧先帝“嘆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圖?(2分)
20、陸游在《感狀》中說“凜然出師表,一字不可刪。”足可見此文傳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凜然正氣中所蘊含的耿耿忠心。細(xì)讀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答出三點即可)(3分)
21、作者“報先帝而忠陛下”的摯誠,緣于先帝的三顧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用畢生心血履行著自己神圣的職責(zé)。請結(jié)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點談?wù)?,在重視?zé)任意識的今天,他的這種精神將會對你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3分)
答案:
13.①卑鄙:出身卑微 ②光:發(fā)揚光大 ③簡拔:選擇提拔 ④咨:詢問
14.①這實在是萬分危急(關(guān)系到我們國家)生死存亡的時刻啊。
②今天正當(dāng)將要遠(yuǎn)離陛下的時候,面對著所寫的奏表,禁不住熱淚縱橫,也不知道說了些什么。
15.圍繞“借先帝之意,告誡后主(劉禪)要親賢遠(yuǎn)佞”回答即可。(圍繞“親賢臣,有利于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回答也可以得滿分?;驀@“親賢臣,遠(yuǎn)小人,有利于國家強盛發(fā)展”回答也可得滿分?;驀@“親賢遠(yuǎn)佞,才能治理好國家”回答亦可得滿分)
20.①積極獻(xiàn)言,提岀三項建議。(或答“提岀廣開言路,嚴(yán)明賞罰,親賢遠(yuǎn)佞三項建議”)
②積極薦賢,安排內(nèi)政、軍事人才。(或回答“推薦人才”)
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穩(wěn)定,得以岀師北伐。
④積極籌備北伐,為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作準(zhǔn)備。
21.圍繞“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應(yīng)該盡職盡責(zé),盡心盡力作好分內(nèi)的事”來回答即可。
(甲)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蓖Χ?。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選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dá)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jǐn)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付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dāng)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選自《出師表》 )
小題1:解釋下列加線詞語。(3分)
(1)休祲降于天
(2)長跪而謝之
(3)先帝不以臣卑鄙
小題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1)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小題3:“義”在不同的背景下、不同場合中有不同的含義。甲文唐雎不辱使命是義,乙文諸葛亮許以驅(qū)馳臨危受命也是義。你能說說他們“義”的不同內(nèi)涵嗎?(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1)休祲:吉兇的征兆 (2)謝:道歉(3)卑鄙:身份低微,見識短淺
小題2:(1)我明白了:韓國、魏國滅亡,而安陵國卻憑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來的原因,只是因為有先生啊。(2)在戰(zhàn)事失敗的時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機患難期間我受到委任。
小題3:略
小題1:試題分析:(1)“休祲”不能從字面意思來理解,應(yīng)該理解為“吉兇的征兆”。(2)“謝”不能理解為“謝謝”,應(yīng)理解為“道歉”。(3)“卑鄙”,現(xiàn)代漢語:形容一個人品德低下;古代漢語:見識短淺。
小題2:試題分析:(1)“諭”是“明白”的意思,“夫”為“句首語氣詞”,“以”是“憑借”的意思,“徒”是“只”的意思,“以”是“因為”的意思;(2)“于”是“在”的意思。兩句在翻譯時,還要使整個句子保持完整性與流暢性。
小題3:試題分析:從大義(國家)與小義(個人)兩個角度來分析“義”的內(nèi)涵。如:唐雎的“義”:為國家大義,舌戰(zhàn)秦王,以無畏的精神和智慧,終于不辱使命保全了國家。諸葛亮的“義”:是報答劉氏父子的小義和報國家社會的大義的融合。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15分)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dá)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本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節(jié)選自《出師表》)
【乙】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毎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笔?“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p>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宦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shù)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節(jié)選自《三國志·諸葛亮傳》,有刪改)
9.解釋下面加點的詞。(4分)
(1)躬耕于南陽 (2)先主器之
(3)先主遂詣亮 (4)孤不度德量力
10.用斜線(/)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兩處。(2分)
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1l.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6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2)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12.甲乙兩文都寫到了“三顧茅廬”這一史實,諸葛亮為何要在“三顧”“三往”后才見劉備?(3分)
答案:
9.(4分)
(1)親身 親自
(2)器重 看重
(3)往 到 拜訪 訪問
(4)衡量 估計 推測 考慮
10.(2分)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11.(6分)
(1)先帝沒有因為我身份低微見識淺陋(而看輕我),親自降低身份,三次到茅草屋拜訪我。
(“卑鄙”“枉屈”“顧”,各1分)
(2)但是我的志向還沒有罷休(停止),您認(rèn)為該采取怎樣的計策呢?(“已”1分;賓語前置句1分;句意通順1分)
12.(3分)
①諸葛亮被劉備的真心誠意感動;②諸葛亮被劉備的禮賢下士、渴求人才打動(猥自枉屈);
③諸葛亮認(rèn)為已遇到明主,可以出山輔佐劉備,施展才華實現(xiàn)抱負(fù)。
《出師表》文言文閱讀及答案
讀諸葛亮的《出師表》選段,完成下列各題。(23分)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qū)?,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
親賢臣,遠(yuǎn)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yuǎn)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dá)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jǐn)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dāng)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袆、允之任也。
【小題1】、解釋下列語句中劃線的詞在文中的意思。(4分)
遂許先帝以驅(qū)馳( ) 恐托付不效( )
庶竭駑鈍 ( ) 夙夜憂嘆 ( )
【小題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1)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2)庶竭駑鈍,攘除奸兇。
【小題3】、文中所說的故臨崩寄臣以大事具體指是什么事?用原話回答。(2分)
【小題4】、下面一副對聯(lián)概括了諸葛亮一生功績,從列出的五項中任選一項,參考示例,寫出其具體的內(nèi)容。(1分)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振,中軍帳里,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六出 東和 收二川 七擒 排八陣
[示例] 三顧:三顧茅廬
【小題5】、《出師表》選段中哪一句話也表明了諸葛亮澹泊明志的志趣?請把它寫在下面的橫線上。(1分)
【小題6】、選文第一段采用了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來論述兩漢的歷史教訓(xùn)。在原文中用橫線標(biāo)出相應(yīng)的句子。(1分)
【小題7】、從選文看,諸葛亮回顧先帝三顧茅廬和臨崩寄大事的目的'是什么?(2分)
【小題8】、諸葛亮出師北伐的戰(zhàn)略目標(biāo)是什么?請用原文回答。(2分)
【小題9】、下面是諸葛亮祠中的一副對聯(lián),請你從列出的四項中任選兩項,寫出具體所指。(2分)
兩表一對,鞠躬盡瘁酬三顧; 鼎足六出,威德咸孚足千秋。
兩表:______ __ 一對:_______ _ 鼎足:____ ____ 六出:__ _____
【小題10】、劃線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2分)A.此皆良實用心良苦B.曉暢軍事家喻戶曉C.死節(jié)之臣節(jié)衣縮食 D.計日而待千方百計【小題11】、選段中寫道愿陛下親之信之。諸葛亮認(rèn)為陛下親之信之的具體做法應(yīng)當(dāng)是(用原文回答):(2分)
(1)
(2)
【小題12】、結(jié)合《出師表》全文,說說諸葛亮為什么要在出師之前竭力規(guī)勸劉禪任用賢能。(2分)
答案
【小題1】奔走效勞 成效 比喻才能平庸 早晨
【小題1】略
【小題1】北定中原,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答出北定中原興復(fù)漢室即可得分,多答扣分。)
【小題1】六出祁山;七擒孟獲;東和東吳(孫權(quán));收取東川、西川;擺設(shè)八陣圖。
【小題1】不求聞達(dá)于諸侯。(如加上前句亦可。)
【小題1】略
【小題1】①表達(dá)忠于劉備父子的真摯感情;②表達(dá)北定中原,興復(fù)漢室的決心;③表達(dá)對劉禪的勸勉。(答出兩個要點,意思對即可)
【小題1】北定中原,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
【小題1】兩表:前、后《出師表》 一對:隆中對
鼎足:三國鼎立 六出:六出祁山
【小題1】B
【小題1】①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②營中之事,悉以咨之。
【小題1】答案要點:①為了解除后顧之憂 ②為了漢室之隆
《出師表》選段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閱讀《出師表》選段,回答文后小題.
【甲】親賢臣,遠(yuǎn)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yuǎn)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dá)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小題1】.解釋下面劃線的.詞。
(1)此后漢所以傾頹也
(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
(3)先帝不以臣卑鄙
【小題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
【小題3】.選文中,諸葛亮向劉禪提的最重要的一條建議是________(用原文回答),作者還在文中追憶的兩件事是 _____ 和 ______(用自己的話概括)
【小題4】.結(jié)合全文分析,本文表達(dá)了諸葛亮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
【小題1】(1)衰敗 (2)親身(3)身份低微,見識短淺
【小題2】譯文:因此我很感激,便答應(yīng)先帝為他奔走效勞。
【小題2】親賢臣,遠(yuǎn)小人 三顧茅廬 臨危受命
【小題4】報先帝,忠陛下
出師表節(jié)選文言文閱讀及答案
【甲】臣本布衣,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dá)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節(jié)選自《出師表》)
【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①幣,以招賢者,故往見郭隗先生郭隗先生曰:“臣聞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②言于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骨五百金,返以報君君大怒涓人曰:‘死馬且買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馬至者三③今王誠欲致④士,先從隗始隗且見事⑤,況賢于隗者乎?”于是昭王為隗筑官而師之士爭湊⑥燕。
【注】①厚:豐厚,用做動詞②涓人:國君身邊的侍從人員,多指宦官③三:指很多,虛數(shù)④致:招來⑤見事:被任用⑥湊:聚集,奔赴
9.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1)由是感激()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遂許先帝以驅(qū)馳() (4)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
10.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2分)
A.茍全性命于亂世 / 況賢于隗者乎
B.受任于敗軍之際 / 臣聞古之君人
C.于是昭王為隗筑宮而師之 /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D.遂許先帝以驅(qū)馳 / 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
11.用“/”劃分下面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只劃一處)(2分)
士爭湊燕
1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文言語句(4分)
(1)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
譯文:
(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馬至者三
譯文:
答案:
13.結(jié)合兩篇選文,概括劉備和燕昭王對待人才的共同之處(3分)
9.(1)此(或“這”,或“這件事”)(2)身份低微,見識短淺
(3)答應(yīng)
(4)買。評分:共2分,每空0.5分。
10.B評分:共1分。
11.士/爭湊燕。評分:共1分。
12.(1)三次到我住的'草廬拜訪我,向我詢問當(dāng)時的天下大事 (2)于是不到一年,有很多匹日行千里的馬送到燕國。評分:共4分,每題2分。
13.思賢若渴,尊重人才,虛心求教。評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
《出師表》閱讀訓(xùn)練及答案
出師表
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 求聞達(dá)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jǐn)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dāng)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 以討賊興復(fù)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 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zé)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dāng)遠(yuǎn)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1.解釋下列加粗詞語的意思
①遂許先帝以驅(qū)馳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則責(zé)攸之、祎、允等之慢 _______________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譯下面句子
①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對選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為出師北伐做了準(zhǔn)備工作;而南方已定,兵甲已足是出師北伐的先決條件。
B.作者希望后主遇事多多詢問郭攸之、費祎 、董允等,全部聽取他們的建議,廣開言路。
C.《出師表》寫在諸葛亮北伐之前,是希望劉禪治理好國家,使北伐的計劃得以實現(xiàn)。
D.諸葛亮出師北伐的目標(biāo)是平定中原,興復(fù)漢室王朝,遷回舊日國都。
4.填空:選段分別回顧了三顧茅廬、臨危受命、__________三件對作者人生有重大影響的往事,表達(dá)了作者_(dá)____________________(摘錄原文)的感情。
5.結(jié)合選文相關(guān)內(nèi)容說說諸葛亮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奔走效勞
②怠慢、疏忽
③身份低微、見識短淺
2.①在戰(zhàn)事失敗的時候接受了任命,在危急患難期間受到了委任
②這就是我用來報答先帝、效忠陛下的職責(zé)和本分啊
3.B
4.臨崩托孤;報先帝忠陛下
5.從諸葛亮日夜辛勞為報先帝知遇之恩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從出師北伐,制定長遠(yuǎn)的軍事計劃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有軍事謀略的人,從諸葛亮對自己身世的描述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淡泊名利的人,從他為國事操勞、謀劃布陣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忠心耿耿的人。
《出師表》《魏征》閱讀理解及答案
閱讀選文,完成9~13題。(17分)
【甲】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選自《出師表》)
【乙】貞觀二年,太宗謂房玄齡等曰:“漢、魏以來,諸葛亮為丞相,亦甚平直,嘗表①廢廖立、李嚴(yán)②於南中,立聞亮卒,泣曰:‘吾其左衽③矣!’嚴(yán)聞亮卒,發(fā)病而死。故陳壽④稱‘亮之為政,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洧莸蓉M可不企慕及之?
【注釋】①表:指上表建議。②廖立、李嚴(yán):蜀漢之臣。③左衽:古代少數(shù)民族衣襟左開,借指異族入侵而亡國。④陳壽:西晉人,著有《三國志》。⑤卿:古代君對臣的稱謂。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3分)
(1)志慮忠純:____ (2)悉以咨之_____(3)嚴(yán)聞亮卒:___
2.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太宗謂房玄齡等曰 太守謂誰(《醉翁亭記》)
B.嘗表廢廖立、李嚴(yán)于南中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岳陽樓記》)
C.立聞亮卒 卒獲有所聞(《送東陽馬生序》)
D.發(fā)病而死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3.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6分)
(1)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2)諸葛亮為丞相,甚平直。
4.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
亮 之 為 政 開 誠 心 布 公 道
5.【乙】文中哪句話最能詮釋諸葛亮提出的“陟罰臧否,不宜異同”的主張?(請和原文回答)(3分)
(一)(17分)
參考答案
1(1)忠誠 (2)商議,詢問 (3)聽到,聽說
2.B
3(1)因此,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給陛下(使用)。(2)諸葛亮做丞相,非常公平正直。
4.亮之為政/開誠心/布公道
5.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
出師表的閱讀及答案
閱讀《出師表》中的兩段文字,完成6—9題。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dá)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jǐn)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dāng)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冻鰩煴怼?/p>
【乙】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p>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shù)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節(jié)選自《隆中對》
【注】每:常常。信然:確實這樣。先主:劉備。就見:到那里拜訪。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門)來。致,招致,引來。枉(wǎng):委屈。駕:車馬,借車馬指劉備。由是:因此。凡:總共。
6.下面哪一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 ( ) (2分)
臣本布衣
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愚公移山》)
先帝不以臣卑鄙
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魚我所欲也》)
當(dāng)獎率三軍,北定中原
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說》)
還于舊都
欲有求于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乙文中的.畫線句。(4分)
先主曰:“君與俱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8.《出師表》能流傳千古,原因之一是其言辭質(zhì)樸,情真意切。請以“遂許先帝以驅(qū)馳”為例,結(jié)合選文內(nèi)容作簡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
9.針對文中畫線句有人提出了這樣的看法:諸葛亮寫《出師表》時劉備已經(jīng)去世,那么,即使出師未果,也不會對“先帝之明”造成影響,所以諸葛亮的擔(dān)心是多余的。對此,你有怎樣的見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閱讀《出師表》中的兩段文字,完成6—9題。6.A 7.譯文:劉備說:“您和他一起來?!眲渚腿グ菰L諸葛亮,總共去了三次,才見到。8.“許”是答應(yīng)、許諾的意思。諸葛亮為報答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遂許先帝以驅(qū)馳”,而一“許”便是二十一年。在歷經(jīng)了無數(shù)“危難”后,如今又要“出師”,繼續(xù)為劉備的遺志“北定中原”而“驅(qū)馳”,這仍然是對“許”的踐行。一個簡單的“許”字,讓我們讀出了諸葛亮對劉氏父子的一份真情、一片忠心,也使我們感受到了他信守承諾、一諾千金的高尚人格。
9.諸葛亮的擔(dān)心不是多余的。劉備把國家大事都托付給諸葛亮,這是對諸葛亮的信任。如果諸葛亮辜負(fù)了這份信任,也就等于說劉備有眼無珠、看錯了人,那“先帝之明”當(dāng)然受損,甚至就不能成立了。從諸葛亮的“恐”可以看出他把這份信任看得很重,努力維護著劉備的明君形象?!翱帧币彩侵T葛亮為報答劉備知遇之恩而鞠躬盡瘁的真切內(nèi)心寫照。
關(guān)于出師表的閱讀練習(xí)題及答案
【甲】親賢臣,遠(yuǎn)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yuǎn)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dá)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節(jié)選自《出師表》)
【乙】伏念①臣賦②性拙直,遭時艱難③,興師北伐,未獲全功,何期④病在膏肓⑤,命垂⑥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⑦,約己愛民,達(dá)孝道于先君⑧,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隱逸以進賢良,屏黜⑨奸讒以厚風(fēng)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孫衣食,自有余饒。臣身在外,別無調(diào)度,隨時衣食,悉仰于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⑩。臣死之日,不使內(nèi)有余帛,外有盈財,以負(fù)陛下也。
【注釋】①伏念:俯伏而思念。②賦:稟賦,受之于天的性質(zhì)。③艱難:指三國鼎立,蜀國人少國小,魏吳比較強大的斗爭形勢。④何期:哪里想到。⑤膏肓:不能醫(yī)治的'部位。⑥垂:將要。⑦寡欲:克制享樂的欲望。⑧先君:死去的國君(指先主劉備)。⑨屏黜:罷免。⑩尺寸:微小的。
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字詞。
(1)躬耕于南陽( )
(2)約己愛民( )
(3)悉仰于官( )
2.翻譯下列句子。
臣死之日,不使內(nèi)有余帛,外有盈財,以負(fù)陛下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出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
C.提拔隱逸/以進賢良
D.臣身/在外
4.甲、乙兩文體現(xiàn)了諸葛亮的哪些可貴品質(zh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兩文中諸葛亮反復(fù)向后主劉禪提出了一條什么建議?這條建議在當(dāng)今有何現(xiàn)實意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親自,親身。
(2)克制。
(3)全部,都。
2.我將來去世的時候,不允許家人收受財物,在外有盈余的錢財,而辜負(fù)了陛下的恩德啊。
3.D
4.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忠心耿耿,盡職盡責(zé),公正廉潔。
5.親賢臣,遠(yuǎn)小人,選賢任能對于當(dāng)今的領(lǐng)導(dǎo)干部來講有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只有選拔有才能的人,善于聽取意見,才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wù),為百姓辦實事,如果只是一味任人唯親或量“財”而用,那只會禍國殃民,違法亂紀(jì),被人民所唾罵,成為國家的罪人。
(意對即可)
行路難,出師表閱讀訓(xùn)練及答案
行路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出師表(節(jié)選)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dá)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jǐn)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dāng)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 ,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1.(2分)指出與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中以字用法、意義相同的一項。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C.以傷先帝之明 D.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2.(2分)指出下面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
A.今安在(哪里) B.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見識短淺)
C.躬耕于南陽(身體彎曲) D.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奔走效勞)
3.(2分)請你賞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中動詞的妙處。
4.(2分)誦讀下面句子,請分別用/把句中一處主要停頓標(biāo)示出來。
①直掛云帆濟滄海 ②奉命于危難之間
5.(2分)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6.(2分)請你用成語或俗語寫出《行路難》和《出師表》中隱含的典故(各寫一個即可)。
行路難,出師表對比閱讀答案
1.B
2.C
3.停、投、拔、顧一連串的.四個動詞形象地寫出了詩人理想不能實現(xiàn),內(nèi)心苦悶、壓抑的心情。
4.①直掛云帆/濟滄海②奉命于/危難之間
5.這就是我用來報答先帝,并盡忠于陛下的職責(zé)本分。
6.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乘風(fēng)破浪三顧茅廬、鞠躬盡瘁(各說一個即可)
《出師表》《隆中對》閱讀答案及對比賞析
《出師表》《隆中對》閱讀答案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1分)
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不知所言。
9.本文作者是三國時期的 ,這篇文章是他寫給 的(2分)
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 ) ②以光先帝遺德( )
③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 ④悉以咨之 ( )
11.古之賢者善于以史為鑒,察治國家興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顧先帝“嘆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圖?(2分)
12.陸游在《感狀》中說“凜然出師表,一字不可刪”足可見此文傳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凜然正氣中所蘊含的耿耿忠心細(xì)讀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答出兩點即可)(2分)
13.作者“報先帝而忠陛下”的摯誠,緣于先帝的三顧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用畢生心血履行著自己神圣的職責(zé)請結(jié)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點談?wù)?,在重視?zé)任意識的今天,他的這種精神將會對你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3分)
答案:9諸葛亮 后主或劉禪,或后主劉禪(共1分,每空0.5分)
10.①時 ②發(fā)揚光大 ③選拔 ④詢問(共2分,每小題0.5分)
11.圍繞“借先帝之意,告誡后主(劉禪)要親賢遠(yuǎn)佞”回答即可(共2分,圍繞“親賢臣,有利于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回答也可以得滿分或圍繞“親賢臣,遠(yuǎn)小人,有利于國家強盛發(fā)展”回答也可得滿分或圍繞“親賢遠(yuǎn)佞,才能治理好國家”回答亦可得滿分)
12.①積極獻(xiàn)言,提岀三項建議(或答“提岀廣開言路,嚴(yán)明賞罰,親賢遠(yuǎn)佞三項建議”)②積極薦賢,安排內(nèi)政、軍事人才(或回答“推薦人才”) 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穩(wěn)定,得以岀師北伐 ④積極籌備北伐,為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作準(zhǔn)備(共2分,答岀其中任何一點之意即可得1分,答岀其中任何兩點之意即可得滿分)
13.圍繞“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應(yīng)該盡職盡責(zé),盡心盡力作好分內(nèi)的事”來回答即可(共3分,結(jié)合原文內(nèi)容1分,能圍繞“對自己、對他人、對集體、對社會”等中的任意一個角度來談自己受到的影響即可得2分)
二
閱讀甲、乙兩選文,回答題目。(13分)
【甲】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乙】先帝知臣謹(jǐn)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付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dāng)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12、聯(lián)系兩段文字看,甲段中的“將軍”也就是乙段中的 (1分)
13、甲段中加點的兩個字,“胄”的讀音是 ;“身”的意思是 。乙段中加點詞語“不毛”的意思是 (3分)
14、甲、乙兩段文字所展示共同目標(biāo)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話概括均可)(1分)
15、“三顧頻頻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體現(xiàn)了前句中的 ,乙段中最能體現(xiàn)“老臣心”的一句話是 (2分)
16、在公眾眼里,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歷來被人們所稱頌,除以上杜甫的詩句外,有關(guān)他的典故、成語、名言警句以及俗語等還有很多,請列舉三個(句、對)(3分)(不必每項都列出,只要寫出三個即可)
答案:12. 先帝 13.Zhòu; 親自 不長莊稼(的地方),意思是荒涼的.地方
14、恢復(fù)漢室一統(tǒng)霸業(yè)(或:“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 “ 興復(fù)漢室”“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等)
15、“天下計”╱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16、有關(guān)典故如:初出茅廬:火燒新野:借東風(fēng);空城計;失街亭;氣周瑜等等
有關(guān)成語如:三顧茅廬;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等等
有關(guān)名言警句如: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yuǎn);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等等
有關(guān)俗語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等等(不必每項都列出,只要寫出三個即可)
三
閱讀甲、乙兩選文,回答題目。(16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乙】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⑦,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shù)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23.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4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②將軍宜枉駕顧之( )
③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 ④由是先主遂詣亮( )
24.甲文中帶線句子表達(dá)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2分)
25. 甲文中與乙文所敘的事情相關(guān)的句子是 (3分)
26.將下邊兩個句子譯為現(xiàn)代漢語(4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dá)于諸侯
②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27.閱讀成都武侯祠內(nèi)的一副對聯(lián),回答后邊的問題(2分)
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
對聯(lián)中“兩表”指的是 ,“一對”指的是
答案:23.卑鄙:低微鄙陋 顧:拜訪 以:把 由是:因此 24.效忠劉氏父子的一片赤膽忠心(2分)
2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3分)
26.①我本來是個平民,親自在南陽耕地,只想在亂世中茍且保全自己,不想在諸侯中揚名做官 ②(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同管仲、樂毅相比,當(dāng)時的人都不認(rèn)同他(4分,每小題2分,如“躬、于、聞、達(dá)、遂、許、驅(qū)馳、每”以及賓語前置等詞語、句式落實不夠,酌情扣分)
27.《出師表》《后出師表》《隆中對》
四
閱讀甲、乙兩選文,回答題目。(10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dá)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乙】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 “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11.解釋下列句中的詞語(4分)
(1)躬耕于南陽 ? ? ? 躬:
(2)先帝不以臣卑鄙 ? ? 卑鄙:
(3)由是先主遂詣亮 ? ? 詣:
(4)此人可就見 ? ? ? 就:
12.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2)將軍宜枉駕顧之
13.根據(jù)甲乙兩選文的內(nèi)容,用自己的語言對諸葛亮其人作出評價(2分)
答案:11.躬:親自,自身卑鄙:低微鄙陋詣:拜訪就:接近(每詞1分)
12.(1)在兵敗的時候接受任務(wù),在危難的時候奉命出使;(2)將軍應(yīng)該委屈自己親自去拜訪他
13.出身卑微,少有大志,知恩圖報,鞠躬盡瘁(答出兩點即可)(2分)
【微語】內(nèi)衣外穿,睡衣醒穿,水衣陸穿。——穿衣的"時尚"